他说,这一点可能适用于一些中小律所。但在那些规模庞大的红圈所中,专业化程度依然很高,他们设立了各式各样的专业委员会,比如刑事、国际贸易等,这些分类细致得就像医院的科室一样。
因为在这些大律所里,所谓的专业化,其实更多体现在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协作上。这就好比医院里,耳鼻喉科医生和心血管科医生共同会诊治疗病人一样。
想象一下,如果刑事专业委员会的一位专家律师遇到客户有国际贸易的需求,他面对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委员会的10位专业律师,他该如何选择合作的律师呢?
在现实情况里,他们很可能会根据过去服务相同行业客户、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来选择合作伙伴。
所以,这里的关键不在于专业化,而在于行业化、产业化,这才能真正提升大律所在同行客户合作中的优势。
我曾与许多大律所的合伙人律师交流过,他们告诉我,合伙人之间的合作成本太高,需要分摊的案源合作费不菲。
因此,他们更倾向于在团队内部培养多专多能的律师,涉足多个行业研究,打造自己的交付团队。
比如,将自己的团队打造成一个能够覆盖刑事、涉外、数据合规等多个专业以及几个热门行业的综合体。
这样一来,团队在交付端就有了保障,而在吸引客户时,也能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,有针对性地给自己贴上行业标签。
给自己的团队贴上互联网新经济、直播电商、新能源法律专家的身份定位标签,这样基本就可以覆盖许多行业和专业领域,赛道切得非常广,专业门类也能覆盖到几个典型的高利润率的领域。
在涉及到具体细分行业时,可以采用行业+专业的交叉方式,打上更精准的标签。
比如,在数据合规论坛上,可以宣称自己的团队是医疗行业数据合规专家;在大模型开发细分赛道,可以打造成大模型数据合规专家……
通过定位大行业、大产业,并进行多专业的覆盖,小团队就能实现自给自足,既能独立获客,也能独立交付,而不用再和同行合作,把案子分出去,支付高额的合作费用了。
因此,从本质上看,即使在红圈所这样的大律所里,专业化也并非唯一的出路和解药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山西农业大学副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CR一区Top期刊(IF5y=6.2)上发表研究成果
主帅被驱逐森林狼仍逆转太阳 杜兰特33+7华子33+7布克28+9失误
吴尊过年分享全家福,14岁neinei挂灯笼大长腿吸睛,max忙于做菜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微软发布英特尔CPU版Surface Pro 11/Laptop 7、USB 4 扩展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