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陇西县加大生猪产业招商引资力度,生猪产业逐步迈上规模化、现代化、信息化养殖的快车道,生猪稳产保供成效明显,养殖效率显著提升。同时,通过模式引领、提标夯基、风险管控和全产业链协同发展,有力地推动了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走进位于渭阳乡本驮村的渭阳乡万头生猪育肥基地(一期)项目现场,20多名工人分工有序抓紧施工,现场一派火热繁忙景象。该项目由甘肃霁虹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,占地面积53.25亩,总投资8500万元,计划修建圈舍共13790平方米、业务用房448平方米,配套建设饲料棚、集污池、化粪池、蓄水池、堆粪场等附属设施,并配备自动化供料、喷淋除臭消毒、污水处理和供热系统。该项目于今年4月份启动建设,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蹄疾步稳、进展顺利。项目建成投用后预计年出栏生猪达到1万头以上,同时带动周边地区从事饲料种植、运输、销售等相关行业的乡村就业人数达到200人以上,实现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的双向奔赴。
陇西县渭阳乡万头生猪育肥基地(一期)项目工程建设负责人吴勇:目前完成了1号舍和2号舍的建设,正在修建的是化粪池和蓄水池,(总)工程量完成60%。预计到8月底完工,9月份可以投产。
在和平乡黄寨村,刚刚建成不久的甘肃利云达农牧有限公司5万头现代化规模化养猪场(和平养殖基地)已开启首轮育肥猪生产。该基地占地面积50亩,总投资1.7亿元,于2024年8月启动建设,今年5月建成投产,一期共建设圈舍三栋4500平方米,并配套了全自动供料供水系统、干湿分离粪污处理系统、数控地暖供热、喷淋除臭消毒系统等。
甘肃利云达农牧有限公司万头生猪和平养殖基地生产厂长文学良:5月7日开始引进4140头育肥猪,引进了一月龄的杜大长三元猪,咱们有5名人员驻场管理,集中5个月育肥以后,一头毛重达到两百七八十斤的时候就开始出栏上市,中间间隔大概一个月的时候消毒。循环滚动,一年两茬,一年下来大概出栏一万头猪。
坚持项目带动强引擎、集群发展促升级。近几年,陇西县招引生猪类重点投资项目4项、投资总金额达到2.98亿元,其中甘肃利云达农牧有限公司5万头现代化规模化养猪场(和平养殖基地)项目1.7亿元、渭阳乡万头生猪育肥基地项目8500万元、甘肃月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母猪生产示范猪场1300万元、永吉乡生猪养殖综合示范项目3000万元。通过项目招引,一批融合基础好、带动作用突出、市场引领力强的生猪生产龙头企业强势崛起,构建起以和平、渭阳、永吉三乡镇为重点的现代生猪产业集群,带动全县生猪产业走上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现代化发展新路子。同时,陇西县积极引导传统家庭养猪场从场舍标准化建设、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,全县生猪养殖技术、疫病防控能力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提升。陇西县还积极谋划打造云田、巩昌生猪屠宰加工及“陇西腊肉”生产基地,加快推动生猪产业实现从抓生产到抓链条、抓产品到抓产业、抓环节到抓体系的转变。
据了解,截至今年5月底,陇西县存栏生猪29.92万头,其中能繁母猪1.44万头;出栏生猪26.44万头,实现产值5.29亿元。预计到今年底,全县存栏生猪34.6万头,其中能繁母猪存栏将达到1.56万头,出栏生猪将达到41.8万头,实现产值8.36亿元。(记者 李珍 康应祥 柴宏文)